当前位置:佛门揽胜 > 佛海传说

观音传说


观音传说是浙江舟山古代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观音大慈大悲的善性和救苦救难的德行,在我国民间得到广泛信奉,并且早已传播到了日本东南亚国家。普陀山凭借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及旖旎的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香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些文化和现实的背景,是观音传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

2008年6月7日,观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源流

“观音传说”之普遍,这与当地观音信仰之广泛分不开的,早在宋宝庆《昌国县志》中,就有“梅岑山(今普陀山)观音宝陀寺”的记载。宋乾道《四明图经》是即有“日僧慧锷送观音”的记载,《不肯去观音》的传说从此一直流传至今,且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元代西域僧盛熙明著《普陀洛迦山传》,更记有《善财一十八参观自在》、《观世音三十二现身随类说法》、《唐大中梵僧潮音洞前燔十指亲睹大土观身说法》等灵异传说。明清以来的《普陀山志》记述的观音灵异传说更多,民国十二年编的《普陀洛迦新志》专论“灵异门”,记录各类观音灵异传说68则。除了古志书记载以外,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南海观音全传》一书流传民间,民国初年又有《观音得道》话本传世于民间。在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名著中都有观音传奇形象记载。据佛教传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生、出家、得道,称为三大香会,每一个日子都有一个故事。因此说,千百年来,观世间作为一个佛法无边的大菩萨,一直在舟山民间被子广泛地伟颂着,信奉着。而且这种传颂、信奉己远远超越了民族和国界,成为一种“劝人为善、爱好和平”的观音文化现象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主要内容

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 [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种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

传说中,普陀山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传说中的观音菩萨生日、成道日和涅槃日,朝山进香者不远千里纷纷而来。关于观音的传说也在这儿广泛流传。

传承意义

普陀山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并成为观而观音信仰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而逐特别是观音的信仰号称大半个亚洲的信仰。在国际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观音,在佛教徒中绝大多数是观音的信徒。保护和挖掘观音文化,弘扬佛教文化的积极内涵,对于我们传承历史文化,建设和谐社会,都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同时了是人们的期盼。

在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今天,应充分发挥观音文化及观音信仰这一文化瑰宝的特殊作用造福众生。因为,观音文化属于普陀山,也属于中华民族,更以至于整个世界的人类文明。

 

©2019 浙江省佛教协会 浙ICP备19025383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浙(2022)0000001
技术支持 : 君南科技 400-678-1716

浙公网安备 33019902000257号